祝敏 教授
研究方向:语篇分析,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
主讲课程:高级英语,英语语言学,综合技能2,毕业论文写作,英语词汇学习策略
◆ 学术成果
主要论文:
1.国内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十年(2000-2010)述评,发表在《理论月刊》(北大核心)2011年第11期上。
2.小说对话的语用推理与人物性格塑造——以小说“Hotel”的片段“Blackmail”为例,发表在《时代文学》(北大核心)2011年4月(总202期)上。
3.莎诗隐喻认知机制的连贯性及其主题意义建构,发表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上。
4.莎诗隐喻语篇衔接的认知层面探究,发表在《小说评论》(北大核心)2012年第3期上。
5.认知视角下小说对话人际隐喻的解读——以小说“Hotel”的片段“Blackmail ”为例,发表在《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研究》第五辑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6月。
6.“Nixon Stonewalled the Investigation”: Potential Contributions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to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and Analysis, 发表在Metaphor and Symbol (SSCI) 2015年第30卷上。(第二作者)
7.从“语言游戏说”看语法隐喻理论的哲学意蕴,发表在《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上。
8.语境制约下的模拟器理论述评,发表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上。
9.《比言词更有效——思维如何创造意义的新科学》评介,发表在《语言教育》2017年第1期上。
10.基于感知模拟的语篇融通隐喻研究,发表在《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上。
11.The Role of Perceptual Simulation in L2 Vocabulary Acquisition, 发表在World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SCOPUS)2020年第2期上。
12.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SPOC-based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 Model of English Linguistics in Flipped Classroom, 发表在English Linguistics Research 2022年第1期上。
13.通感隐喻视角下汉语味觉词“苦”的语义变迁,发表在《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上。(第二作者)
14.Book Review: Feeling, thinking, and talking: How the embodied brain shapes every day communication, 发表在Communications-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SSCI) 2024年第2期上。
出版论著、教材
1.编著《英语语言学学习精要》,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8年。
2.合著《维特根斯坦哲学观视角下的语言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3.独著《语篇层面隐喻分析的多维视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
4.独著《具身认知视阈下的二语习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
5.主编《英语语言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24年。
◆ 承担课题
2010年杭州市哲社规划项目:认知视角下的莎诗隐喻的研究,项目主持
2010年浙江省社科联项目:莎诗隐喻网络的构建,项目主持
2016年杭州市哲社规划项目重点课题:概念隐喻与语法隐喻在语篇分析中的融贯性研究,项目主持
2019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课题:语篇层面隐喻分析的多维视阈研究,项目主持
2022年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课项目:《高级英语1-2》,项目主持
2023年横向课题:电力行业标准相关技术服务,项目主持
2023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第4版)》(英文版),3/5
◆ 表彰/奖励
1997年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第三名、2002年浙江科技学院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8年浙江科技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文科组二等奖、2013年浙江科技学院就业工作先进个人、2016-2018年度浙江科技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2022年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文科组(副高组)一等奖、2022-2023学年浙江科技学院优秀班主任、2022年和2023年优秀专业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