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规章制度

外国语学院关于加强毕业设计(论文) 指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来源:

发布:

发布时间:

2024-03-29

浏览次数:

点击:[]次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研工作的重要过程。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经研究决定,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正常开展,特提出以下原则性意见:

一、加强领导,认真部署

学院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领导小组,做好相关工作,并召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动员会,教育学生,明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管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毕业设计(论文)和就业的关系,确保毕业设计(论文)和就业两不误,两促进。

外国语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任副组长。英语系主任和副主任、学院教学督导组组长等担任工作组负责人。

二、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一)制订计划

学院应制订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等各项准备工作,从选题、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过程指导、论文审阅和答辩等各个环节要认真加强指导、检查与管理,每个环节上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和管理办法。

(二)选好教师

指导教师是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关键,因此指导工作的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

1.工作作风严谨、踏实,具有较强的责任心;

2.具有讲师或相当职称以上或硕士以上学历;

3.近三年有主持科研或教研课题,或发表论文;

4.没有连续两年被所指导学生投诉情况。

每位教授、副教授指导的学生数,原则上不超过5人;每位讲师指导的学生数,原则上不超过2人;指导教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确有需要,应由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审批,并报教务处备案。

(三)准备选题

学院应根据教学的要求和专业培养目标,在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开始前,准备一批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也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提出选题。选题的性质、难度、分量、综合训练等要符合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提倡和鼓励学生从校外实习基地、学科竞赛、教师科研课题或就业岗位中寻找、获取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学院对提供的选题,严格审查、把关,确保选题符合要求。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新颖,紧跟学科前沿发展,同一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毕业论文题目应避免重复。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无三年以上的陈题。

选题实现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并实行网上选题。选题确保“每人一题”,题目一经确定,原则上不能变更,特殊情况要变更题目者,须经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批准。

三、开题及毕业论文工作量

(一)第7学期结束前,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选题情况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确定参考文献,制定工作计划,并负责指导学生做好文献查阅、调研、实验等各项开题准备工作。选题后两周内学生应进行开题报告,通过开题报告者,方能进入下一阶段工作。

(二)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的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期限内必须完成下述有关工作量:

1.字数:文本主体(包括引言、正文与结论)字数(西文)不少于8,000字;

2.参考文献:20篇及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0篇。外文文献必须与毕业设计相关,应是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或引用文献之一;

3.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不少于2000字;

4.毕业论文一律用计算机打印稿(A4幅面)。

(三)指导教师应与学生保持必要的交流,并将指导内容记录在毕业设计指导日志中,具体职责包括:

1.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保证足够的时间指导学生,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答疑,检查学生工作进度和质量;

3.下达任务书,对开题报告提出具体要求,推荐参考文献,审阅学生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毕业设计(论文)及相关附件,做好每个阶段指导日志的记录工作,并负责确认相关文档的最终版本;

4.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前,根据学生全过程表现,提出指导评价意见,并对学生毕业答辩资格进行预审,指导学生参加毕业答辩;

5.参加毕业设计(论文)小组评阅及答辩工作。

(四)为推进校内、校外企业双导师制度,加强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积极发挥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可从校外实习基地合作企业,或其他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中,正式聘请工作领域或研究领域与本学院专业相关的、具备较强实践工作经验的专家担任毕业设计校外指导教师(企业导师),原则上不低于25%。校外专家不得独立担任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应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开展双导师制。

四、做好论文进展异常情况报告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应切实做好毕业论文工作中期检查工作,对未按《浙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中“写作阶段”中明确规定如期完成阶段任务或其他异常情况,于4月30日前填写《浙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异常情况报告》,并报工作组负责人及学院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领导小组。

五、做好论文相似检测

学生在答辩前,相关的毕业论文须通过论文相似检测系统进行检测,需有检测说明。毕业论文重复率在30%(包括30%)以上的,将不能进入答辩环节。

毕业论文答辩的完成时间:为及时办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应安排在毕业典礼前3周左右进行。

六、做好资料整理与论文提交

毕业论文答辩结束后,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根据答辩小组的修改意见进行论文修改,并形成终稿。

学生需在答辩结束 10 天内通过图书馆“学 位论文提交系统”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及学位论文电子版。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应及时上交“毕业论文指导手册”及其他相关的毕业论文指导过程管理材料,协助学院做好教学档案的归档工作。

毕业设计(论文)存档资料主要包括: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文本、过程管理材料、学院毕业设计工作部署、动员、讲座等方面的文字材料,毕业设计工作计划、毕业设计指导书、毕业设计课题汇总表、毕业设计指导日志、总结等。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材料应装订成两册: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一册,过程管理材料一册,毕业设计(论文)须有封面和封底。

七、质量监控

根据校院两级要求做好毕业设计(论文)期中检查自查,配合教务处会、校教学督导组,和学院组织的相关检查。重点检查毕业设计工作计划、毕业设计中期教学检查表、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和毕业设计指导日志等内容。

配合教务处、校教学督导组和学院开展的本科毕业设计答辩工作进行现场检查。重点检查学生报告时间是否适度、老师提问难度是否适中、答辩重点是否突出、学生回答是否准确流利、答辩记录是否准确、完整等内容。

配合校监评中心和学院在每学年第2学期毕业答辩完成后,启动当年度学校本科毕业论文抽检工作。

配合整改上级部门抽检不合格意见的“问题学位论文”,指导学生在 6 个月之内,根据评审专家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并再次参加学院组织的答辩。

八、结果运用

为激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勤奋钻研、勇于创新,表彰在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校院两级组织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及优秀指导教师评选活动。

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组在学生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指导情况,通过民主评议,按照一定比例组织推荐并公示院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同时向学校推荐一定数量的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校级优秀指导教师。入选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数量一般不超过本学年毕业设计(论文)总数的 10%,校级优秀指导教师由根据学校给定名额推荐。

附件:外国语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异常情况报告






外国语学院

2024年3月